BIO Protocol 創辦人預告將再推 3 個 DeSci 新專案,解讀去中心化科學的價值
BIO Protocol 創辦人 Paul Kohlhaas 揭示 DeSci(去中心化科學)的革命性變革,並預告即將在 Launchpad 推出的三個創新項目,這些項目有望重塑科學研究與發展的新格局。本文源自 Paul Kohlhaas ,BIO Protocol 創辦人 所著文章,由 PANews 整理、編譯。
(前情提要: DeSci 賽道爆漲,獲幣安投資、CZ 背書的去中心化科學潛力詳解 )
(背景補充: CZ、V神齊喊單!生物科學迷因幣拉漲千倍,熱錢湧向 DeSci 去中心化科學賽道 )
本文目錄
- 當前的體系不利於疾病治癒
- 科學家將精力用於籌款而非科研
- 大部分科學人才未被充分利用
- Molecule DAO 和 BIO Protocol
- IP-NFT 的作用
- BIO 未來展望
比特幣作為第一個實現了去中心化的數位貨幣系統,實現了無需許可的價值交換;以太坊通過引入了智慧合約讓任何人都可以部署自己的程式,實現了無需許可的程式碼執行。
許多人投資加密貨幣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自主權,以及防止那些正在緩慢且悄悄地被剝奪的自由。類似的運動正在科學和醫學領域形成,因為創新、自我實驗和傳播科學的自由,已被破碎的生物醫學研發體系侵蝕。
當前的體系不利於疾病治癒
2018 年,高盛釋出了一份名為《基因組革命》的報告,文中提出疑問治癒患者是否是一種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高盛以吉利德科學為例,該公司由於開發了高效的丙型肝炎治療方法,在 2015 年創造了 125 億美元的收入,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患者被治癒,銷售額在隨後幾年大幅下降至 40 億美元。
如使用阿片類藥物進行疼痛管理等慢性病治療,雖能確保經常性收入,但往往使患者依賴藥物而不是根治問題。其成癮性也導致廣泛的藥物濫用和依賴。而與阿片類藥物相關的死亡,特別是處方阿片類藥物導致的死亡,已成為美國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科學家將精力用於籌款而非科研
試想軟體開發人員大部分時間都在籌款,而不是寫程式碼,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大部分科學人才未被充分利用
由於缺乏升級科學與技術的基本基礎,我們無法實現陽光朋克(solarpunk)—— 一種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社會,充滿持續性、豐富資源和創新的理想化願景。
這些困境導致科學發展過程中充滿了各種阻力和問題,而非我們嚮往的 「科學幻想」 世界。那麼
如果我們能構建一個去中心化和自組織的科學世界會怎樣?一個由開放資料和流動性市場驅動的自我主權科學體系,將疾病治癒作為其核心目標。
Molecule DAO 和 BIO Protocol
Molecule 是一個將科學智慧財產權(IP)帶上鏈的協議;BIO 是一個為鏈上科學社群(BioDAOs)提供啟動和加速的引擎,由科學家、病患和投資者組成。BioDAO 專注於某個特定科學領域或疾病,開發研究、藥物、產品等鏈上智慧財產權。
例如:VitaDAO 已資助多個關於長壽科學和研究的專案,包括 VITA-FAST 專案,其由紐卡斯爾大學的 Vikorolchuk 實驗室開發。
BIO Protocol 團隊構建了第一批跨多個科學領域的 BioDAO。據 Dune 資料顯示,當上周 Paul Kohlhaas 進行演講時,BioDAO 的總市值還不足 1 億美元,而在 11 月 18 日時已超過 2.3 億美元。
BIO 旨在協助科學家、患者和生物技術創辦人完成鏈上科學社群的建立過程,如代幣經濟設計、社群建設、資金和流動性支援等。BIO 代幣持有者可投票將 DAOs 納入網路中,類似一個社群擁有的加速器,使最佳團隊脫穎而出,並在鏈上啟動他們的社群。
目前 BIO Launchpad 即將推出的專案包括:
- Curetopia :將研究方向瞄準了價值一兆美元的罕見病市場, 其團隊中的 Y Combinator 校友、哈佛博士、罕見病企業家 Eric Perlstein 僅用 500 萬美元的資金就將一款藥物推至 III 期臨床試驗,而通常這需要花費超過 1 億美元。
- Long COVID Labs :加速針對全球超過 1 億長期新冠患者的治癒方案,由前斯坦福神經科學家 Rohan Dixit 領導。
- Quantum Biology DAO :正在建造量子顯微鏡來觀察量子生物現象,由麻省理工學院博士 Clarice D. Aiello 領導,她也是世界領先的量子生物學科學家之一。
為了推動該協議的發展,BIO 最近還舉行了 Genesis 活動,邀請使用者存入支援的 DeSci 代幣以換取 BIO 代幣。Genesis 為 BIO 國庫籌集了 3300 萬美元,隨著 DeSci 代幣價格上漲,國庫資金現已超過 5300 萬美元。除此之外,BIO 還獲得了 Binance Labs 的投資。
IP-NFT 的作用
BIO 協議 在 BioDAO 網路中扮演著核心作用,每個 BioDAO 都在開發與特定疾病或治療相關的藥物和療法,並且這些研究成果以標記化的科學智慧財產權(IP)的形式存在。通常情況下,藥物研發的每個階段歷來都是對公眾保密的,而 BioDAO 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使該過程更加公開透明。
IP-NFT 是支援這種新模式的基礎,它允許任何人將智慧財產權上鏈,使其可程式設計、可交易、具有流動性,並含有豐富資料。本質上來講,IP-NFT 是智慧財產權的容器。當 IP 得到充分驗證後,可以分割為 IPT(IP 代幣)並用作治理代幣,使個人能夠作為活躍的利益相關者參與科學過程。
例如,由 VitaDAO 支援的 Vita-RNA 專注於開發新型 mRNA 基因療法,由生物技術專家 Michael Torres 和 Anthony Schwartz 領導。Vita-RNA 專案獲得了 30 萬美元的初期資金,但其 VITARNA 代幣的市值已經增長至 2700 萬美元以上。當 Vita-RNA 的一個主要藥物候選顯示出體外(實驗室中)的活性後,其價格在 Uniswap 開始上漲。
BIO 未來展望
BIO Protocol 受到 bio/acc 運動 的啟發,後者旨在加速生物學的發展,並顛覆現有醫療健康的許多傳統認知。生物技術是生命本身的新基質。我們必須從根本上重塑過時的科學機構和流程,加速一切生物相關研究,並構建一個全球化、人人可參與的科學網路。
📍相關報導📍
DeSci 賽道爆漲,獲幣安投資、CZ 背書的去中心化科學潛力詳解
CZ、V神齊喊單!生物科學迷因幣拉漲千倍,熱錢湧向 DeSci 去中心化科學賽道
Binance Labs 投資 BIO Protocol ,加速去中心化科學(DeSci)融資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高盛將IBIT持股增加28%,而貝萊德的比特幣ETF在2025年創下最長資金流入紀錄
簡要概述 高盛在2025年第一季度將其持股量增加28%後,現已成為IBIT(貝萊德現貨比特幣ETF)的最大持股者。IBIT連續20天的淨流入是2025年所有現貨比特幣ETF中最長的一次,期間吸引了超過5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ArbitrumDAO 選擇 Franklin Templeton、Spiko 和 WisdomTree 作為 STEP 2 合作夥伴,以擴大現實世界資產的鏈上應用
簡單來說 ArbitrumDAO 已批准其穩定財政捐贈計畫的下一階段,向富蘭克林鄧普頓、Spiko 和 WisdomTree 管理的代幣化美國國債資產分配 35 萬 ARB。

Vana 推出 Vana Academy,支持數據資本業務並推動 AI 數據經濟
簡單來說 Vana 推出了 Vana Academy,這是一個為期九週的項目,旨在透過指導參與者完成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建立流程來支持新興人工智慧數據經濟項目的發展。

人工智慧代理的未來:創新、挑戰與機遇
簡單來說 在杜拜舉行的 Hack Seasons 大會上,業界領袖們探討了去中心化人工智慧代理商將如何改變媒體和醫療保健等產業,徹底改變 Web3 應用程式並賦予用戶權力。

熱門新聞
更多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