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 L2 是區塊鏈的未來?Solana 聯合創辦人嗆:看似有邏輯,實際沒意義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 L2 是區塊鏈的未來?
- Solana 聯合創辦人否定多 L2 路線
- Solana 與以太坊的路線之爭
L2 是區塊鏈的未來?
去中心化預測市場 TrueMarkets 專案負責人 Millie 近日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他個人對二層網路(L2)的看法。其表示,L2 是目前技術標準下最可持續的「區塊銷售業務」模式,任何 L1(包括以太坊)都無法與之競爭。Millie 說道:
「在這個框架下,L1 的角色是為多個 L2 的共存提供真實性來源,成為它們進行結算的最終依據。這是L1唯一長期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而以太坊是唯一在這個方向上取得顯著進展的區塊鏈。」
然而,針對 Millie 的觀點,Solana 聯合創辦人 Toly Yakovenko 似乎並不認同。Toly Yakovenko 表示,Millie 的理論看似合理,但實際上並不正確。Toly Yakovenko 認為,多個 L2 沒有必要存在,因為單一的 L2 就足以滿足所有需求。
Solana 聯合創辦人否定多 L2 路線
Toly Yakovenko 指出 ,如果一個 L2 能夠實現並行執行,那麼它就能高效利用所有的數據區塊空間(blobspace),並同時支援所有可能的應用場景。換句話說,一個高效的 L2 理論上可以獨立承載所有去中心化應用(DApps)和智能合約的運作需求。
此外,Toly Yakovenko 認為,真正重要的智能合約大概只有六種。根本沒有必要提供無限的開發者選擇性。且每增加一個新的 L2 網路,或者每引入一個新的設計變化,都需要新的治理機制、新的安全驗證、新的基礎設施維護。這些因素積累起來,會顯著增加整個系統的系統性風險和成本。
「實際上,任何增加商業風險的開發者選擇性都是負面的,比如 ERC20 標準接口。每增加一個排序器(sequencer)、L2多簽(multisig)、治理系統(governance system)、虛擬機自定義(VM customization)等,都是在增加業務風險。」
Solana 與以太坊的路線之爭
眾所周知,以太坊的發展路線較為依賴 L2 的發展,相較之下,Solana 則以單鏈架構作為主要重心。因此,Toly Yakovenko 對「多 L2 發展路線」的不認同,勢必會在社群上引發正反兩極的討論。
其中,Base 生態開發者 Jesse Pollak 就指出,在 Solana 的世界中,當前的主流觀點認為:
「值得撰寫的智能合約大約只有 6 種。」
因此這些合約被內建(enshrined)並反覆使用,而開發者對於合約驗證、開源性、擴展性和延展性的關注相對較少。
相較之下,在以太坊世界中的主流思維方式則是:
「我們才剛剛觸及世界計算機的表面,還有無限多的智能合約等待被創建。」
這種觀點導致以太坊上的一切都強調開源、可驗證,並且被設計為可以擴展、分叉和延展。
Jesse Pollak 總結道,由此便可以看出,Solana 聚焦於構建一個高效的資本市場基礎設施,而以太坊則致力於創建一個全面且包羅萬象的全球經濟體。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Whale.io 推出「投注贏取」活動並兌換 $WHALE,向 TGE 邁進
簡單來說 Whale.io 已啟動「Wager & Earn」活動,並啟用了 Wheel of Whale 遊戲中的 $WHALE 代幣轉換,標誌著其即將到來的代幣生成活動取得了進展。

GOAT Network 推出 BitVM2 測試網,標誌著比特幣原生安全性的進步
簡單來說 GOAT Network 推出了 GOAT BitVM2 測試網,這代表在不改變基礎協議的情況下整合原生比特幣級安全性的努力取得了顯著進展。

Solv Protocol 推出 SolvBTC.AVAX Avalanche Elixir 推出由貝萊德和 Hamilton Lane 支持的 RWA 支援的比特幣收益率
簡單來說 Solv Protocol 宣布推出 SolvBTC.AVAX,這是一種旨在利用收益的比特幣代幣 DeFi 基礎設施並提供由 RWA 支援的回報。

Coinshift 的 csUSDL 穩定幣在收益代幣需求上升的情況下,TVL 突破 1 億美元
簡要概述 這家鏈上資產管理公司聲稱,其產品在上個月的Pendle平台上是前三名的被動收入資產,交易量達到1600萬美元。csUSDL的表現隨著收益型穩定幣吸引了投資者的關注而出現。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