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App
交易「智」變
快速買幣市場交易合約BOT理財跟單
Jump領投600萬美元,Nirvana Labs再次下注「Web3雲端」

Jump領投600萬美元,Nirvana Labs再次下注「Web3雲端」

BlockBeatsBlockBeats2025/05/13 10:07
作者:BlockBeats

不靠大廠,Nirvana Labs 如何切入 Web3 雲端服務?

最近隨著比特幣回歸 10 萬美元,整體的市場情緒再次高漲回升,項目也像雨後春筍般瘋狂生長,DeFi、跨鏈協議……一個接一個冒出來,而支撐這些應用的“地基”——區塊鏈基礎設施,也在悄然升級。


5 月 13 日,根據 Blockworks 報導,區塊鏈雲端服務公司 Nirvana Labs 完成 600 萬美元種子擴充輪融資,Jump Crypto 和 Crucible Capital 共同領投,RW3 Ventures、Castle Island、Hash3 VC 等參投。


Nirvana Labs 能否撼動傳統雲霸主?


Nirvana Labs 是一家專注於區塊鏈雲端服務的公司,Nirvana Labs 開發了 Nirvana Cloud,這是專為 Web3 應用設計的雲端基礎架構。


Jump領投600萬美元,Nirvana Labs再次下注「Web3雲端」 image 0


與傳統的 AWS、Google Cloud 不同,Nirvana 提供的是高效能、低延遲、低成本的「裸金屬」(Bare Metal)雲端運算服務-簡單理解,就是給一個更貼身的「裸金屬」。


Nirvana Labs 所在的賽道是區塊鏈基礎設施,具體為 Web3 專用雲端運算服務,屬於區塊鏈基礎設施中的關鍵一環。目標用戶也很明確:鏈上高頻交易團隊、dApps 開發者、驗證節點營運商、Web3 數據服務公司、甚至區塊鏈基金會等等。


為什麼這條賽道很重要?因為傳統雲端服務在區塊鏈環境下越來越吃力了:一邊是高昂的成本,一邊是低效率的效能。而 Web3 專案的需求正好反過來——他們渴望極致效能和極致性價比。


從產業整體來看,目前區塊鏈基礎設施類專案正處於爆發期,爆炸性成長直接拉動了對基礎服務的需求。而 Nirvana Labs 也打算吃到這波紅利——根據他們的說法,越來越多的 Web3 專案正從傳統雲端轉向 Nirvana 這類的專用裸金屬方案,以降低成本並提升效能。


更有趣的是,雖然 Nirvana 現在提供的是中心化雲端服務,但這並不違背 Web3 的去中心化理念。相反,它提供了一個「向去中心化過渡的現實路徑」,在保障性能的同時為整個生態搭建更穩的底座。


Nirvana Labs 的成長速度有多快?


這家公司成立於 2022 年,才短短兩年多,就已經支援了 60 多個區塊鏈網絡,涵蓋 EVM 和非 EVM 鏈。客戶陣容非常亮眼,包括 Chainlink、Avalanche、BitGo、Thirdweb、Xai、Berachain 等等都是耳熟能詳的項目。


Jump領投600萬美元,Nirvana Labs再次下注「Web3雲端」 image 1


在 2024 年,公司營收暴漲了 650%,每月交易量也維持著 152% 的環比成長。到了 2025 年 5 月,他們又完成了新一輪 600 萬美元的種子擴展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到了 1,180 萬美元。


本輪由 Jump Crypto 和 Crucible Capital 聯合領投,RW3 Ventures、Castle Island、Hash3 VC 等也都跟進出手,說明 Nirvana Labs 在資本市場也備受認可。


「技術+業務」的黃金搭檔團隊


這家公司由 Dan Burke 和 Devin Bandara 共同創立,兩人一個懂市場落地,一個懂底架構,是典型的「技術+業務」的黃金搭檔。


從 BitGo 到 Nirvana,基礎設施老兵再出發


Dan 是 Nirvana Labs 的 CEO,曾在 BitGo 和 Qredo 擔任亞太區負責人,深耕區塊鏈基礎設施超過 7 年。他既懂技術,也懂如何把服務推向全球客戶。在 BitGo 期間,他處理過多個大型節點服務和交易所層級的部署問題,對於如何優化高強度區塊鏈負載有非常深的理解。


在他看來,傳統雲端運算正在拖 Web3 的後腿——太貴、太慢、不夠靈活。而 Nirvana Labs 的裸金屬方案,就是為了「幫 Web3 應用脫離『雲端依賴症』,用上真正適配的雲」。


產品驅動型的極客 CTO


共同創辦人 Devin Bandara 是個技術派,專注於 Nirvana Cloud 的底層架構設計和產品路線規劃,擅長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Devin 非常注重效能與成本之間的平衡——既不能讓 Web3 用戶破產,也不能犧牲效能去省錢。


他曾直言:「Web3 應用是有獨特運作方式的,但大多數雲端服務還在用 Web2 的邏輯來服務 Web3,這根本不通。」Nirvana Cloud 正是在他的主導下,逐步進化為一套真正面向鏈上負載優化的雲端系統。


Nirvana Labs 的團隊結構也相當硬核,公司成員基本上都來自 BitGo、Qredo 等一線 Web3 公司,也包括不少在雲端基礎設施領域有多年經驗的工程師和架構師。這樣的團隊組合,既有區塊鏈的敏捷速度,也有雲端服務的穩定功底。


董事會中還有重量級顧問,例如 RW3 Ventures 的普通合夥人 Joe Bruzzesi,他先前也是 BitGo 美洲區負責人,為 Nirvana 的商業策略提供了穩定指導。


資本持續加註,信心節節攀升


能不能拿到錢,往往說明產業和資本市場怎麼看你。


Jump領投600萬美元,Nirvana Labs再次下注「Web3雲端」 image 2


2024 年 3 月,Nirvana Labs 完成 170 萬美元預種子輪融資,由 RW3 Ventures 領投,Raptor Group、Blattan、Makak)等知名機構參投。連 Nansen 創辦人 Alex Svanevik 和 Etherscan 創辦人 Matthew Tan 這樣的產業 OG 也投了,可見其早期階段就非常被看好。


2024 年 7 月,公司完成 4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 Castle Island Ventures 和 RW3 Ventures 共同領投,BitGo Ecosystem Fund、Hash3、Third Earth 和 Play Ventures 也加入陣營。


2025 年 5 月,Nirvana Labs 再獲 600 萬美元種子擴充輪融資,由 Jump Crypto 和 Crucible Capital 聯合領投,RW3 Ventures、Castle Island Ventures 和 Hash3 VC 等老股東持續加碼。至此,公司累計融資額已達 1,180 萬美元。


這些資金並非「囤錢」用,而是被迅速投入了全球基礎設施擴張、更多區塊鏈網路的存取優化、以及更強的客戶支援服務。


Web3 原生雲


Nirvana Labs 不走傳統路子,他們做的不是那種「Web2 套殼」的偽 Web3 雲端服務,Nirvana 從底層開始就為區塊鏈負載場景優化以達到「區塊上友好場景」的效果。


在 Nirvana Cloud 上,每台伺服器都是單一客戶專用,不會跟別人搶資源。這種架構特別適合像區塊驗證、交易撮合、HFT 這類運算密集型任務——因為你不需要擔心鄰居突然跑個 AI 大模型把 CPU 佔滿。


雖然 Nirvana 本質上還是中心化雲平台,但它不依賴 AWS、Google 這類中心雲,也沒有把關鍵元件託管在它們身上。這點對 Web3 來說很重要:很多專案一邊講去中心化,一邊把關鍵服務架在亞馬遜雲端上,一旦宕機全網癱瘓。而 Nirvana 至少在「基礎設施主權」這件事上,站在了 Web3 這邊。


EVM、非 EVM、L1、L2,Nirvana 全都支援。不管你是做以太坊生態,還是 Solana、Aptos、Cosmos,這個平台都能一鍵部署節點和 RPC 服務。相較之下只能服務單一鏈的雲端方案,這種跨鏈相容性顯然更適合開發者的多鏈世界。


Nirvana 的客戶不限於開發者,還包括質押平台、DeFi、資料服務商(如 RPC 提供者)甚至高頻交易團隊。


再好的故事也要靠科技兌現。 Nirvana Labs 的底層平台-Nirvana Cloud,交出了一份硬派的答案。


透過客製化的裸金屬伺服器和專有網路通道,Nirvana 提供業界頂級的 RPC 和節點服務。以以太坊為例,他們的節點服務保證 99.99% 的 uptime,延遲低到可以打高頻交易的等級。


根據他們公佈的數據,同樣配置下比 AWS 便宜 19.5%,比 Google Cloud 便宜 26.91%。而整體部署下來,雲端成本最多可下降 85%。對於融資不多的早期專案來說,這筆錢就能決定你是活下去,還是死在下一輪牛市前。


目前 Nirvana Cloud 在全球已有 35+ 個資料中心,支援按需彈性擴展 CPU、記憶體、儲存資源,靈活到可以適應從小型專案到大型公鏈的各種需求 Nirvana 的整個技術託管從設計之初就強調安全,採用企業級防護標準,非常適合處理高價值鏈上任務,例如錢包託管、跨鏈橋驗證標準節點。


透過他們的儀表板,幾分鐘就能搞定一個新節點,所有效能監控和資源分析都一目了然,省掉一堆命令列和運維成本。


已經實戰上線,現在產品怎麼樣?


Nirvana Cloud 已正式推出並投入使用,處理包括 Chainlink、Avalanche、Manta、Xai 等客戶的數十億次月調用量。產品支援包括負載平衡的 RPC 節點、企業級專用節點以及虛擬機器管理等功能,涵蓋了區塊鏈基礎架構的多個關鍵場景。


只需要上網(nirvanalabs.io)註冊帳號,就能進入他們的視覺化儀表板,整個體驗還是比較傻瓜式:


·一鍵部署 /管理節點

·自訂虛擬機器效能

·即時監控資源用量


·還能一鍵重啟 / 關閉服務


Jump領投600萬美元,Nirvana Labs再次下注「Web3雲端」 image 3


接下來,他們也計畫開放更多自主節點部署功能,例如以太坊節點也可以不依賴 Nirvana 管理,進一步增強彈性。


Manta 共同創辦人 Victor Ji 表示,在主網啟動關鍵時刻,Nirvana 提供了「高可用 + 冗餘」的基礎設施,確保了節點穩定上線。 Avalanche 高級副總裁 Lydia Chiu 也直接認可 Nirvana 是「高效、可擴展的基礎設施服務商」,懂得區塊鏈的雲端平台。


無論是 dApp 專案方、鏈上服務商或交易平台團隊,總結下來他們決定 Nirvana 的儀表板還是比較省心好上手。開發者不再需要折騰複雜的命令列或自己搭節點。


當然 Nirvana 也不是完美無瑕,仍然是中心化雲端平台,對於追求「全去中心化運算」的極端項目來說,可能無法滿足全部需求(例如 Fluence 那類分散式算力網路)。同時,基礎設施領域的競爭壓力大,要長期跑贏,還得看它後續的產品打磨和市場擴展能力。


總結


Nirvana Labs 正在探索一條不依賴 AWS 等傳統大廠的 Web3 基礎設施路線,重點在於解決目前雲端服務在延遲、成本和鏈原生支援方面的不足。其裸金屬雲平台已支援多個鏈上項目,具備一定性能和成本優勢。


團隊由具備區塊鏈和雲端運算背景的成員組成,獲得了多輪知名機構投資,具備一定行業認可度。雖然平台仍是中心化架構,未來在去中心化能力和全球部署的拓展將是關鍵挑戰。


隨著 Web3 應用對高效能基礎設施需求的成長,Nirvana 是否能持續擴大市場份額,仍需時間驗證。


0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PoolX: 鎖倉獲得新代幣空投
不要錯過熱門新幣,且APR 高達 10%+
立即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