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Solana最新路線圖:如何建立一個網路金融市場?
Solana 技術改革委員會由 Solana Labs 和五個關鍵合作夥伴組成,包括 Anza、Jito、Multicoin、DoubleZero 和 Drift,共同推動技術發展。
原文標題:《解讀 Solana 最新路線圖:如何做一個互聯網金融市場》
原文作者:0xTodd,Nothing Research 合夥人
圖片來源:https://www.anza.xyz/blog/the-internet-capital-markets-roadmap
1. Anza,大哥級。這是一家低調的 Solana 開發公司,由前 Solana Labs 團隊成員創立。我個人認為它的角色類似於,ConsenSys/以太坊,或是 Blockstream/比特幣的關係。
2. Jito,二哥等級。這是 Solana 版本的 Lido,但是它權力比 Lido 更大,因為 Jito 也掌管 Solana 幾乎所有 MEV 的生殺大權。
3. Multicoin,這位至少是三哥級。雖然它屬於資本,但由於持有許多 SOL 和 SOL 生態的項目,所以在技術領域絕對說得上話。
4. DoubleZero,這個屬於小弟級別,專注於加快網速。
5. Drift,也算小弟級別,它是一個永續合約,但是也參與了 Solana 的部分功能開發。
一官方 Solana Labs 再加上這三大金剛、二小戰將組成了這次路線圖的六人小組,它實際上相當於真正的 Solana 技術改革委員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為了實現【網路資本市場】,Solana 技術部門需要做哪些努力呢?
網路資本市場,它是口號性質的東西,因為它完全沒說,大家要怎麼做。
於是乎,為了方便開發者們「力往一處使」,技術部門把整個口號翻譯為了技術語言,就是「應用控制執行(Application-Controlled Execution /ACE)」。
這裡就已經開始上難度了,這個拗口的應用控制執行(ACE)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就是 Solana 認為,一個互聯網的金融市場(尤其是比肩 Web2),它必須得滿足一個條件,就是金融應用,必須【對其自身交易排序的毫秒級控制權】。
注意:既要排序權、又要毫秒級,還要控制權。
因此,為了實現應用控制執行(ACE),Solana 的技術還缺很多東西,到底缺什麼,請看路線圖:
·短期目標(1-3 月):對訂單簿更友好,壓制 MEV。
· 中期目標(3-9 月):透過專線光纖網路降低延遲;大改 Solana 共識演算法,讓交易最終確定時間大幅縮短;降低交易延遲。
· 長期目標(9-30 個月):讓給 Solana 共識演算法從單一領導,變成多個領導,來增加系統的抗極端風險、抗審查能力,給予更大的排序權。
接下來,說說短、中、長期目標分別怎麼實現?
短期目標(1-3 月):對訂單簿更友好,壓制惡意 MEV 夾子,降低交易延遲。
負責人是 Jito 和 Anza。
首先是訂單簿,Solana 實在太愛訂單簿了,我記得在 SBF 時代,Solana 想推動訂單簿模式 DEX。而今天,Jito 以及
Drift 等正在開發一個工具叫做 BAM,是一種新的構建交易的方式,具體細節這裡不做展開。
圖片來源:bam.dev
這裡,但你只需要知道,透過這種方式,訂單可以堪比那更依賴的版本。畢竟一條鏈,如果沒有訂單簿,怎麼當網路金融市場?
壓制惡意 MEV 夾子也是 Jito 的例行公事了。當然了,這也是進一步加強 Jito 權力的一部分,所有的區塊,必須都要走 Jito 以及整個 BAM 才能構建,相當於明朝的內閣大學士。
Anza 則是貢獻了一個新的 TPU 用戶端,來降低發送交易延遲。
中期目標(3-9 月):透過專線光纖網路降低延遲;大改 Solana 共識演算法,讓交易最終確定時間大幅縮短;降低交易延遲。
負責人是:DoubleZero 和 Anza。
因為大家知道 Solana 節點主要的卡頓成因,就是頻寬不夠。而剛才說的小弟項目,DoubleZero,它希望透過建立專線光纖網絡,來讓普通 Solana 驗證者可用的頻寬增加多倍。
當然,現在著眼於處理頻寬問題的不只 DoubleZero 一家,還有像 Optimum 這樣的協定。只不過 DoubleZero 賣的本質上是硬件,Optimum 賣的本質上是更好的演算法。
另外,應該重點談談 Solana 共識演算法的問題,不過篇幅有限,就長話短說。
Solana 共識演算法,眾所周知,是歷史證明(PoH)+塔式 BFT。
這個共識的精髓就是,先透過歷史證明創造了一個內在的時鐘,然後按照時間每次選出領導。領導負責出塊,其他節點只負責投票,也就是所謂的單一領導。
單一領導的好處就是快,壞處就是單一,所以 Solana 也宕機了好幾次。
相信每個在公司上過班的人都知道:領導是一個人,和領導是一群人的效率區別吧,這裡不用展開說了。
當然了,Solana 自己認為,單一領導制現在的主要矛盾是,最終確認時間不夠快。
現在 Solana 最終確認需要12.8 秒,而 Solana 的對手,例如 Sui 只要 0.5 秒。
所謂最終確認,之前講過很多次了。在最終確認之前,區塊鏈*理論上*存在回滾的可能性;而最終確認之後,天王老子來了也改不了一星半點,才是區塊鏈永不篡改。
比較直觀的例子是,交易所充值時,你等待的若干區塊才能上帳的時間,那個就是交易所為了防止區塊鏈回滾而做的防備。
雖然 99.9% 情況下,區塊鏈從不會因為最終確認時間不夠而翻車,但是歷史上確實出現過這樣的案例,例如當年有人拿 ETC 或 BTC 分叉幣去坑過交易所。
但是,還記得麼,Solana 要做互聯網資本市場——金融市場對於最終確定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眼睛裡容不得沙子的,所以 12.8 秒不夠,於是 Solana 決心開發新的共識機制。
要知道,共識機制是一條區塊鏈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它的靈魂。而這個開發的重任,就交給了Anza,所以你現在知道為什麼我把 Anza 稱之為
Solana 技術口的大哥了吧。
Anza 雖然編外,但絕對是正規軍。
圖片來源:danbaileyphoto
Solana 新的共識機制叫做 Alpenglow,意思是“阿爾卑斯山的起源”,象徵著瑞士輝斯的起源。
這個阿爾卑斯山共識機制,簡單概括,就是三個特徵:
(1)最後確認降到 150毫秒(秒殺競爭對手3x)
(2)不用再投票(鏈下簽名、幫小節點省錢)
(3)更優雅(消滅技術債、為多領導做準備)
在阿爾卑斯山新共識下,依然是單一領導,但是:
傳播層:引入了中繼節點幫忙轉發交易,所以延遲大大降低。
2. 投票層:雖然從 33% 容錯降低到20% 容錯,安全性小犧牲,但是達成最終確認時間極大縮短。此外,透過密碼學來保證把投票變成鏈下。
新的傳播層示意圖。圖片來源:Helius
新的投票層示意圖。圖片來源:Helius
這樣,就有望把最終確定時間縮短到 150 毫秒。
最後,是長期目標(9-30 個月):讓給 Solana 共識演算法從單一領導變成多個領導,來增加系統的抗極端風險、抗審查能力,給應用更大的排序權。
這個也好理解,以為目標是建立自由的「網路資本市場」,所以它假設最壞情況。
最壞情況有什麼呢?比如說,單一領導者想要審查交易、單一領導者想要為交易排序(而不是讓應用自己排序)。
為什麼 Solana 這麼執著於讓金融應用自己排序?我給你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假設,現在你用券商進行炒股,沒想到中國電信,天天利用網路基地台優勢,夾你的交易,你受得了麼?對吧。 MEV 其實很不合理,只不過大家習慣了。鍊和節點的權力,怎麼能凌駕於應用之上?
所以,Solana 為了避免這種最壞情況發生,必須在未來引入多領導的模式。這樣,一個領導節點作惡,包括但不限於,審查交易例如被美國制裁的地址;排序交易例如親自做夾子等等,其他領導必須能出來反制它。
多重領導機制示意圖。圖片來源:Anza
這個篇幅比較短,因為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路徑來實現它,還處於討論的理想情況之中。
所以,你看這個短-中-長期的技術口的目標,從最簡單的如何區塊排序,到後面複雜的共識機制改進,到最終增加極難的多領導模式,本質上,都是循序漸進,為了這個最終目標“互聯網資本市場”而服務的。
最後,Solana 這個技術路線圖,雖然有大量黑話縮寫簡稱術語堆砌,但是分析之後,它的技術路線無疑是有效且有可行性的,也期待真正的傳統金融應用在 Solana 紮根落地的那一天!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 BlockBeats 觀點。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首發上架】DePHY(PHY)將在 Bitget 上架!參與並瓜分 6,600,000 PHY!
Bitget 現貨槓桿新增 ES/USDT!
Bitget 交易俱樂部爭霸賽(第 1 期)- 現貨交易打卡,瓜分 50,000 BGB 空投
SLPUSDT 現已上架合約交易和交易BOT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