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App
交易「智」變
你不該問比特幣牛市結束沒,而該問:現在是哪一季?

你不該問比特幣牛市結束沒,而該問:現在是哪一季?

ChaincatcherChaincatcher2025/07/31 06:15
作者:推薦閱讀

如果你腦海裡只有“牛市”和“熊市”這兩個按鈕,那你每一次決策都像是在擲硬幣。

撰文:Daii,Mirror

最近,朋友們最常問我的問題是:

「比特幣的牛市是不是快要結束了?現在是不是該賣出?」

畢竟,現在比特幣已經漲到了 12 萬美元附近,價格卡在這,好幾週都上不去。大家開始不安了:

「是不是頂到了?熊市是不是就在門後等著?」

這是一個好問題。但我們不妨反過來問一句:

假設熊市真的就埋伏在 12 萬的門後,你準備怎麼辦?

全倉賣掉,鎖住利潤?

那麼如果這又只是一次「假頂」,下一站直接衝到 20 萬,你會不會像 2013、2017、2021 年那一批「太早下車」的人一樣,只能在更高的位置追漲補票?

這種事情,不止一次發生過:

  • 2013 年 4 月,比特幣從 260 美元回落到 70,媒體齊喊熊市,結果七個月後它拉到了 1100 美元;

  • 2019 年 6 月,從 14000 回調到 7000,一樣被誤認為「牛盡熊來」,誰想到轉眼就是 2021 年的 64000 美元;

  • 2022 年底,FTX 崩盤,比特幣砸到 16000,許多人清倉離場,三個月後它直接拉到 25000;

  • 2023 年夏天,有人終於等到 31000 出場,卻眼睁睁看著它九個月飆到 73000。

真正讓人懊悔的,往往不是「踏空熊市」,而是把還在奔跑的行情錯當終點,提前下車。

你不該問比特幣牛市結束沒,而該問:現在是哪一季? image 0

如果你腦海裡只有「牛市」和「熊市」這兩個按鈕,那你每一次決策都像是在掷硬幣:猜對了叫高位落袋,猜錯了叫錯過整輪周期。

可市場不是二元對立的黑白照片------它更像一張調色盤:除了牛市的艷陽和熊市的風暴,還有長時間的悶熱橫盤,以及幾乎不回調的加速上衝。

只有把這四季都看見,你才不必在每一個十字路口都賭命猜天意,而是能讓資產配置替你隨天氣換衣、隨風向調帆。

說得更直白一點,傳統的「牛熊二分法」,其實太粗糙了。

這不是我先說的,一個叫 Jesse B. Mackey 的投資研究者,早在幾年前就給出了更清晰的地圖------從黑白的牛熊二元世界,擴展為彩色的四象市場:牛、熊、狼、鷹。

------這場投資世界的「分季革命」,才剛剛開始。

你不該問比特幣牛市結束沒,而該問:現在是哪一季? image 1

1. 從牛熊到狼鷹:把市場調色板還給投資者

過去,我們大多數人都習慣把市場分成兩種顏色------上漲是牛市,下跌是熊市。

漲就是「紅光滿面」,跌就是「冰天雪地」。

可 Jesse B. Mackey 卻提出了一個更貼近現實的市場刻畫。他像是拿出了一盒更細膩的調色板,對我們說:

「你看到的,只是黑白世界的一角。真正的市場,是一張彩色地圖。」

在牛和熊這兩個經典角色之外,他補上了另外兩位一直被忽略、但卻異常常見的主角------狼市(Wolf)和鷹市(Eagle)。這不是為了玩概念,而是源於他對 1950 年至 2017 年標普 500 每一幀日線圖的逐條拆解與分類,得出的統計真相。

接下來,讓我們逐個認識這四種「市場天氣」:

🐻 1.1 熊市(Bear)

標準定義:從最近高點累計跌幅超過 20%。

氣候特徵:寒潮突襲,市場像突然斷電,成交量暴增,恐慌指數(VIX)飆升。

心理感受:每一根綠 K 線都像是海嘯裡的泡沫,心跳隨賬戶淨值一起掉進谷底。

🐂 1.2 牛市(Bull)

標準定義:不滿足熊市定義的上漲區間,通稱為牛市。

歷史特徵:平均持續 2.7 年,期間漲幅中位數約 112%。

氣候特徵:春風拂面,大盤沿著 200 日均線緩步上揚,信心悄然回歸。

投資節奏:定投、長持、什麼都不動反而最賺錢。

🐺 1.3 狼市(Wolf)

標準定義:從高點回撤超過 10%,隨後反彈至原位;或出現兩次 ≥10% 的下跌,中間沒有創新高。

歷史發生率:約占市場日曆的 22%。

視覺畫面:K 線像鋸齒在來回拉扯,方向感模糊,技術派接連被「掃損」。

投資體驗:你不覺得行情在跌,但賬戶就是不斷在流血。趨勢系統在這種行情裡往往失靈,被反復「千刀萬剐」。

🦅 1.4 鷹市(Eagle)

標準定義:過去一年漲幅 ≥30%,且沒有出現 ≥10% 的回撤。

歷史發生率:高達 34%,比牛市還常見。

氣候特徵:仿佛被氣球牽著一路飛升,價格持續拔高但波動異常平靜。

典型場景:你猶豫著等回調,但市場從不回頭;一邊上漲,一邊把觀望者留在原地。

你不該問比特幣牛市結束沒,而該問:現在是哪一季? image 2

於是,當 Mackey 把 70 年的市場日線重新歸類統計後,他發現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事實:

狼市 + 鷹市合計占了 56% 的時間,而我們最熟悉的「牛市」,只占 24%;熊市為 17%,其餘 3% 無法歸類。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我們大多數時間,其實活在「牛熊」以外的市場裡,卻浑然不覺。

我們在鷹市裡等回調,在狼市裡追趨勢,在看似牛市的假象中頻繁換倉------最後不是錯過,就是被磨光信心。

真正的問題不是「你猜錯了牛熊」,而是你用的那張地圖,壓根沒畫出狼和鷹的軌跡。

那麼這背後的邏輯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市場會變成這樣呢?

2. 我們為什麼需要「狼鷹」?

一句話:

牛熊的黑白眼鏡,已經看不清這個多彩又反常的市場了。

2.1 相關性:整條街都反著來

牛熊二分法的最大前提,是「漲跌輪流來」:股票跌,債券漲,反之亦然。這是一種「資產負相關」的經典邏輯,也是老派資產配置的壓艙石。

可從 2022 年開始,這條「物理定律」突然像重力消失一樣失效了。根據美銀的全球研報,2022 至 2023 年間,美 10 年期國債與標普 500 的 60 日滾動相關性不止一次轉正,最高甚至接近 0.6。

你不該問比特幣牛市結束沒,而該問:現在是哪一季? image 3

這意味著什麼?你以為熊市抄底債券是避險,結果發現股債一起「自由落體」;到了 2023 年底,它們又一起飛了起來。

牛熊模型只適合處理「一漲一跌」的清晰畫面,可如今你面對的是「雙漲雙跌」的亂流,它就哑火了。

2.2 宏觀政策:成了八軌道地鐵

上一輪超級牛市(2009--2020)有一個「大背景」:

全球央行攜手放水,利率一起降,行情一起漲。

而現在,這條高速路已經分裂成 N 條岔道------ 2023 年美聯儲停下加息腳步,2024 年歐洲央行謹慎降息,中國、印度、澳洲卻在一路放水。國際清算銀行在 2025 年年報中直言:貨幣政策差異化已成為跨境資本流動的最大「震源」【來源:BIS Annual Report 2025, Chapter III】。

你還在用「全球一起寬鬆是牛市、一起緊縮是熊市」那套邏輯,像是拿著兩條地鐵線的票,跑進了十八線的換乘站。眼花繚亂,還會上錯車。

2.3 熊不夠兇,牛卻帶毒牙

傳統牛熊模型還有一個默認設定:

熊市 = 高波動;牛市 = 低波動。

可流動性泡沫打破了這個節奏。

2021 到 2022 年的美股,日內波幅超過 2% 的交易日多達 46 天,比過去的牛市高出一倍還不止。而到了 2024 年第一季度,比特幣在 ETF 推出後連續上漲 70%,卻把 30 天波動率壓低到 25% 以下------完全是鷹市的「低波快漲」劇本。

你不該問比特幣牛市結束沒,而該問:現在是哪一季? image 4

2.4 四記悶棍:打在牛熊模型上

過去的牛熊模型,建立在趨勢清晰、波動有序、回歸可期的前提上。可如今的市場,早已脫軌。

橫盤區間變成「狼谷地」:2023 年標普 500 和比特幣的價格在 ±10% 的窄幅裡反復掃損。J.P. Morgan 數據顯示,僅 3--7 月間就出現了 17 次 1.5% 假突破,趨勢交易者被磨成「金屬屑」。

再平衡策略反成自殘:BlackRock 報告顯示,被動資金已占美股 54% 的自由流通市值,這些資金按季度機械調倉,實際卻因流動性枯竭帶來巨額滑點。2023 年底,納指一次權重調整單日蒸發 180 億美元。

事件主導時代,均值回歸被打碎:一條推文、一個監管信號足以讓行情劇震。2024 年 6 月,SEC 重審以太坊證券屬性,僅一句話就讓 ETH 日內暴跌 12%,兩天後又收復一半。

職業資金用腳投票:據 HFR,全球趨勢跟隨型基金的 AUM 自 2015 年高點以來縮水三分之一,而多策略與市場中性基金則逆勢擴張,說明老派「牛熊信徒」已退場,市場正迎來「狼鷹獵人」的時代。

2.5 小結

牛熊模型不是錯了,它只是誕生在一個邏輯更簡單的舊時代:當時相關性單一,波動性規律,政策同頻。

而今天的市場,像是打翻了調色盤:

央行路徑差異、流動性扭曲、消息面碎片化、算法交易引發的非線性反饋……讓這片 K 線圖呈現出赤橙黃綠青藍紫全光譜。

你還用黑白濾鏡來看這個市場,注定會在關鍵節點看錯風向、踩空節奏。

擁抱「狼」「鷹」不是獵奇,是回到現實。

下次再有人問你:「牛市是不是要結束了?」或許你該先問一句:「現在是狼風、鷹流,還是熊潮?」

因為只有你知道答案,策略才有方向。

你不該問比特幣牛市結束沒,而該問:現在是哪一季? image 5

3. 新模型 × 加密口袋:MMI 的鏈上實踐

我們已經看到了,牛熊模型不夠用了,市場需要更細分的「氣候學」;但有了更精準的地圖,接下來就該考慮:怎麼在這四季輪轉的鏈上環境裡穿對衣、踩對節奏?

這就是 MMI 策略(Multi-Modal Investing)的用武之地。

MMI 是一種基於市場狀態匹配策略組合的資產配置模型,最初用於傳統資產的四象限環境。如今,它被搬上鏈,核心思想不變,只是裝備從股票、債券、波動率基金,換成了穩定幣、永續合約、流動性挖礦和高貝塔代幣。

我們把它拆解成四個「口袋」,一場行情來臨時,你知道該掏出哪一件武器。

3.1 準備好四個鏈上口袋

3.1.1 熊市口袋:穩定幣 + 鏈上短債

場景特徵:BTC/ETH 自高點回撤超 20%,鏈上清算頻發,流動性枯竭。

穩定幣就是你的現金倉。回看 2022 年 FTX 暴雷那一週,USDT/USDC 的交易量一度占全網 81%,比平時高出 15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Kaiko Research)。那一週,誰手上拿著「穩幣」,誰就能滿地撿黃金。

鏈上美債,讓你在風暴中心睡得著覺。Ondo Finance 推出的 OUSG 等代幣化短債產品,把 5% 的美債利息搬到了鏈上,在 BTC 年化波動超過 60% 的日子裡,顯得異常安靜。

對沖型「黃金」代幣,真正抗住了恐慌。比如 PAXG:2020-2024 三次大級別拋售周期中,它和 BTC 的相關性穩定在 -0.3 到 -0.4 之間,是名副其實的鏈上逆周期資產。

3.1.2 牛市口袋:長期持幣 + 質押再投資

場景特徵:BTC、ETH 持續走高,鏈上活躍地址、TVL、Stablecoin 流入多點開花。

BTC 與 ETH 是牛市最穩的「雙王 Beta」。CoinShares 數據顯示,2025 年迄今,比特幣 alone 就吸走了加密基金 62 億美元淨流入,占全部流入資金的 54%。長牛的果實,仍長在這兩棵大樹上。

質押是鏈上牛市的「股息紅利再投資」。LBTC(Lombard),weETH、stETH 不僅享受上漲,還能持續複利增長。你不必高頻調倉,也能「睡後盈利」。

3.1.3 狼市口袋:機會主義套利 + 市場中性策略 + 賣波動為王

場景特徵:價格在 ±10% 的箱體裡反復震蕩,趨勢假突破頻繁,行情「走不出方向」。

做基差 / 資金費套利,趁波動率「退潮撿貝殼」。2023 年二季度,BTC 現貨與永續合約的年化基差一度達到 8-12%。你只需要做多現貨、做空 perp,每個月穩收 2-3% 的無方向收益。

Uniswap v3 提供流動性。用 BTC-ETH 掛進 10% 的窄區間,用永續合約鎖住 Delta,手續費年化可以達到 25-35%(數據:DeFiLlama)。

狼市不是賭方向,而是靠來回收「灰塵裡的金幣」。

3.1.4 鷹市口袋:集中進攻 + 杠杆永續 + 高貝塔公鏈

場景特徵:波動率驟降,價格沿 30 日均線上揚,一路飛升、幾乎不回頭。

杠杆才是捕捉鷹市的「火箭座艙」。2025 年第一季度 2 倍杠杆的 BTC 三個月漲幅高達 142%,而同期現貨 BTC 只漲了 70%。

高貝塔公鏈是新周期的「鏈上 NVIDIA」。Solana 是繼 ETH 之後比較有希望的一個。

注意,鷹市不是撒網撈魚,是選好火箭、抱緊它飛。

3.2 個人實操:三步把 MMI 裝進鏈上錢包

第一步:把資金裝進四個「加密口袋」

  • 熊市口袋:USDC/DAI + TBILL 代幣 + PAXG

  • 牛市口袋:BTC + ETH(長持 + 質押)

  • 狼市口袋:perp 基差套利 + AMM delta 中性 LP

  • 鷹市口袋:BTC/ETH/SOL 杠杆永續或 2x ETF

每個口袋各占 25%。

第二步:設定「自動駕駛邏輯」

熊口袋、牛口袋配置後盡量不動,行情恐慌時逆向買入。

狼口袋可以半自動執行:如流動性挖礦選 BTC-ETH,在 Base 鏈做;perp 套利推薦 BTC、ETH,只做低風險品種。

鷹口袋控制兩件事:杠杆不超 3 倍,只選具備長期故事支撐的核心資產,例如 BTC、ETH、SOL。

第三步:用「剪刀」調倉而非「大錘」

口袋權重浮動區間建議 15% 至 35%;

每次只微調 5-10%,以減少誤判與執行成本。

這套配置就像你鏈上投資的「衣櫥」:

不管是狼風撲面、鷹流衝頂,還是熊潮突襲,你永遠有四套適合天氣的「防護裝備」。

行情變幻莫測,但節奏可以穩定。MMI,不是預測市場,而是陪你穿越它。

上面這些只是粗略的操作邏輯,詳細的我會在《阿爾法 Daii》知識星球裡面詳細拆解。

你不該問比特幣牛市結束沒,而該問:現在是哪一季? image 6

結語|投資不是預測未來,而是準備好面對一切未來

讓我用一個親身經歷,給這個話題畫個句點。

今年 4 月,比特幣跌破 8 萬美元時,市場一片恐慌。我沒有預測底在哪裡,也不敢打包票它會馬上反彈。但我動用了「熊口袋」裡那筆 10,000 美元的穩定幣,開了一個 3 倍杠杆的 BTC-ETH 流動性挖礦倉位。今天,它已經變成了 31,000 美元,收益超過 300%。

你不該問比特幣牛市結束沒,而該問:現在是哪一季? image 7

具體的細節,我在《阿爾法 Daii》的知識星球裡寫過一篇實操拆解,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但我要說的重點不是「我賺了」,而是:

我並沒有靠預測贏這一筆,而是靠準備。

市場,不是單行道,而是一座四季輪轉的城市。

如果你的腦中只有「牛市」和「熊市」,那你在每一個轉角處,都只能靠猜:

賭對了叫「高位落袋」,賭錯了就是「悔不當初」。

但如果你早早為自己準備好了四季衣櫃------熊來有羽絨,狼來有風衣,鷹來穿助跑鞋,牛來換上短袖------那麼,波動再猛烈,也不過是一次換季而已。

MMI 的「四口袋思維」不是玄學,不是花哨的策略拼盤,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它的本質:

是把「我現在該不該賣出」這種高壓決策,轉化為「我今天該穿什麼」的日常節奏。

真正的投資高手,從來不是市場的預言家,而是自己情緒與倉位的管家。

在加密世界,你的「口袋」裡可能裝著的是穩定幣、質押收益、套利機器人和杠杆永續;在傳統市場,它可能是現金、短債、低波策略或動量 ETF。

你需要做的,從來不是預測行情,而是:

定好四個口袋,寫好自己的規則表,定期用「剪刀」微調倉位比例。

因為季節會變,太陽會升,但你要確保:

下雨時有傘,起風時有衣,衝頂時有箭,橫盤時有盾。

------剩下的,交給市場,交給時間。

推薦閱讀:

麻吉大哥、伊能靜回歸,NFT 市場進入深度換檔期?

Solana 與 Base 創始人開啟論戰:Zora 上的內容有 "基本價值"嗎?

0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PoolX: 鎖倉獲得新代幣空投
不要錯過熱門新幣,且APR 高達 10%+
立即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