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aji 五點解析 AI 未來:不會取代人類工作、不會有一方獨大的全能型 AGI

Coinbase 前技術長 Balaji 以《AI is polytheistic, not monotheistic》一文描繪了一幅務實且具前瞻性的 AI 地圖,主張未來不會出現全能型的通用人工智慧 (AGI)、成本正從運算轉向驗證、且 AI 並不會取代人類的工作等。
一方獨大的 AGI 不會出現
外界對 AGI 的想像普遍是單一全能的人工智慧終將誕生,然而在 Balaji 看來,他看到的不是「一神論」AI,而是「多神論」AI。現實中,不同陣營如 OpenAI、Anthropic 與 Google 等推出的模型能力將逐漸相似並飽和,形成勢均力敵的多方 AI 格局:
因此,我們應該預期各種人類與 AI 融合之間會形成力量平衡,而不是單一主導的 AGI 會統治局面。
AI 代理還有段距離,驗證成本成重點
Balaji 指出,當今 AI 模型比較不像是「人工代理智慧 (AI Agent)」,而是「增幅智慧 (Amplified Intelligence)」。
他表示,目前的 AI 還無法真正成為自主代理,它無法自己設定複雜目標並獨立驗證成果。相反地,它執行的是「中段任務」而非「端到端任務」,人類仍需親自下指令 (Prompting) 並驗收 (Verifying):
這也導致商業成本從中間環節轉向兩端,誰能更直觀且迅速地下指令、誰能最有效率地驗證成果。
同時,這也代表人們需要花更多精力在給提示與驗證上,因此使用者越聰明,AI 就越聰明。
AI 不會搶走你的工作,它搶的是 AI 的工作
面對「AI 是否搶走人類飯碗」的老問題,Balaji 給出另類觀點:「AI 不一定取代你,但會取代上一代的 AI。」
例如 Midjourney 超越了 Stable Diffusion、GPT-4 取代了 GPT-3。當企業已在工作流程中融合 AI 技術後,只需定期將資源轉向最新模型。
同時,他認為 AI 反而能讓人們做任何工作:「它能讓你成為一個還不錯的 UX 設計師或 SFX 動畫師等,即便這不一定代表你能把那份工作做得很好。」
換句話說,AI 使用者與工具之間是一種持續演進的關係。真正應該擔心的,是人們能否跟上技術進化的步調並善用它們。
(加拿大跨境電商平台 Shopify 執行長對員工警告:不懂得使用 AI 完成任務就沒有工作!)
AI 的實用性來自視覺而非文書內容
從第二段的增幅智慧延伸,Balaji 認為 AI 的強項與實用性目前明顯偏向視覺領域。他強調 AI 在圖像與前端生成上的效果,普遍優於長篇文字或代碼生成。因為人眼可以快速判斷圖像是否「合理」,但很難有效驗證一長篇文章或代碼的品質與正確性。
(AI 有讓生活更方便嗎?Balaji 與 a16z 探討如何縮短驗證 AI 內容的時間成本?)
AI 是機率性的,加密技術是確定的
另外,Balaji 點明一個關鍵但常被忽視的觀點是:AI 是機率性系統,Crypto 是確定性系統。AI 可以破解驗證碼或生成逼真的假資訊,但無法偽造鏈上資產或破解密碼學難題。
因此,區塊鏈與加密技術可能成為未來約束 AI 的手段。當 AI 讓一切看起來都像真的時候,加密技術能證明什麼是真的。這在 Balaji 近期與知名創投 a16z 的 Podcast 中也有提到。
現實中的 AI:綁手綁腳
最後,Balaji 總結,目前的 AI 是「受限制」的 AI,而非全能 AI,它受到四重限制:
-
經濟限制:API 成本高,模型競爭激烈
-
數學限制:無法處理絮亂內容與加密問題
-
實務限制:需人類引導與驗證,無法獨立運作
-
物理限制:無感知能力,無法主動理解現實
儘管未來 AI 能整合「直覺式思維 (probabilistic)」與電腦的「邏輯式思維 (deterministic/logical)」,但目前那仍是科學研究的未解之謎。而在那之前,推動 AI 發展的最優解,是以人為主體的協作,而非盲目相信它能成為萬能的神。
這篇文章 Balaji 五點解析 AI 未來:不會取代人類工作、不會有一方獨大的全能型 AGI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關於 Bitget 上架 MSTR, COIN, HOOD, DFDV RWA 指數永續合約的公告
關於 Bitget 統一帳戶支援部分幣種借貸和保證金功能的公告
【首發上架】Camp Network (CAMP) 將在 Bitget 創新區和 Public Chain 區上架
關於 Bitget 上架 AAPL, GOOGL, AMZN, META, MCD RWA 指數永續合約的公告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