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吞掉過半收益?加密巨鯨的 3 個合法保利策略
富有的投資者幾乎從不直接出售加密貨幣,他們會利用抵押借貸、移民策略以及離岸實體等方式來保護自己的利潤。
富有的投資者幾乎從不直接出售加密貨幣,他們借助抵押借貸、移民策略以及離岸實體等方式來保護自己的利潤。
撰文:JetStart
編譯:Chopper,Foresight News
如果你以錯誤的方式出售加密貨幣,超過一半的收益可能都得繳成稅。想像一下:賺了 20 萬美元,卻要直接給美國國稅局交 11 萬。以下是富有投資者如何合法保住利潤的方法。
賺大錢,就會遇到大麻煩。銀行會盤問你的每一筆交易,稅務部門會盯著你的一舉一動。就連買車、買房都可能變成惡夢。不提前規劃,收益可能很快就沒了。
策略一:借錢,而非賣出
把你的bitcoin或ethereum當作抵押品,借出現金或穩定幣。這樣不用動持倉就能盤活資金。
舉例:100 萬美元的bitcoin,按 30% 的抵押率,能借到 30 萬美元。既能持有代幣,又能免稅拿到資金。
這辦法管用的原因很簡單:貸款不算收入。
借錢時,美國國稅局不會把這當成應稅事項。你的加密貨幣仍在自己掌控中,不會觸發資本利得稅。
巨頭們會通過低抵押率來穩妥借錢。
策略二:賣出前先搬家
不同國家對加密貨幣收益的徵稅規則不一樣。套現前搬到這些地方,可能省下數百萬稅費。
熱門選擇包括波多黎各(根據第 60 號法案,稅率為 0%)以及阿聯酋(收入和資本利得均免稅)。
策略三:利用離岸實體
在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或塞舌爾等免稅區成立公司。由公司而非你個人持有加密貨幣。公司賣出加密貨幣時,不會觸發你的個人資本利得稅。只要架構搭建得當,這種方式完全合法。
不必由你親自提取利潤,你的離岸公司可以將資金以貸款的形式借給你。貸款不被視作收入,因此無需繳納稅款。你可以將這筆資金用於購置房地產、支付薪資或是進行投資。
加密巨鯨們這樣操作會帶來一系列好處:
- 個人錢包能保持私密性,更難被追蹤。
- 銀行對帳單上顯示的是貸款還款,而非應稅收入。
- 鏈上活動可避免直接出售加密貨幣的操作痕跡。
- 若架構設置合理,就能合法地將稅費降至最低,甚至免除稅費。
總結
富有的投資者幾乎從不直接出售他們的加密貨幣。他們借助抵押借貸、移民策略以及離岸實體等方式來保護自己的利潤。如今,理解這些規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詳解AAVE V4升級:以模組化重塑借貸,舊幣能否迎來新生?
此次V4更新,或許能讓我們看清其在DeFi領域未來的強大競爭力,以及其業務量不斷上漲的根源所在。

Google 做的區塊鏈,算 Layer1 嗎?
比特幣總統的200天,特朗普的第二任期是值得慶祝還是令人擔憂?
你可以在這個「世界加密之都」提供服務,但你可能只能從監獄裡看到這個世界。

火星早報 | 美國參議院下週將就米蘭的美聯儲理事提名舉行聽證會
美國參議院下週將就聯邦儲備理事米蘭的提名舉行聽證會,考驗共和黨對Trump重塑聯邦儲備計劃的支持。同時,美國商務部計劃在區塊鏈上發布GDP等統計數據。加密貨幣市場方面,某巨鯨拋售3,968枚BTC並增持ETH,而某投資者因誤購假幣損失71萬美元。Google Cloud宣布其L1區塊鏈GCUL進入私有測試階段,Tether表示不會使用Circle的區塊鏈。摘要由Mars AI生成。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