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關鍵的11.4萬美元門檻:多頭成敗關鍵的一週
- Bitcoin於2025年8月底在劇烈的價格波動下,其11.4萬美元支撐位面臨重大壓力,價格在11萬至11.8萬美元之間波動。 - 技術指標顯示出看跌動能(MACD背離、50日均線死叉),但與長期看漲的基本面及機構買盤產生衝突。 - 市場情緒在恐懼(ETF資金流出、恐懼與貪婪指數51/49)與機構信心(22.5萬枚BTC累積、820億美元未平倉量)之間保持平衡。 - 多頭重點關注11.4萬美元支撐防守,空頭則關注11.1萬美元的跌破情況。
Bitcoin的114,000美元關口在2025年8月下旬成為多空雙方的激烈戰場。在經歷了一週劇烈波動後,價格一度跌破110,000美元,隨後反彈至111,500美元[2],這一加密貨幣如今正面臨其韌性的關鍵考驗。技術指標與市場情緒數據呈現出分歧:短期看跌動能與長期看漲基本面相互碰撞,為投資者帶來高風險的局面。
技術分析:脆弱的防線
自8月初以來,Bitcoin的價格波動被限制在114,326至118,696美元的4,000美元區間內[1]。114K美元作為心理及技術支撐,目前仍然穩固,但MACD出現看跌背離(在1,208),而RSI為46,顯示賣方依然佔據主導[1]。短期移動平均線(如50期EMA)已經跌破200日SMA,預示著潛在的看跌交叉[1]。然而,50日、100日及200日EMA仍處於「買入」區間,若114K支撐守住,或意味著市場正處於築底階段[1]。
若能持續突破118K美元,或可重新點燃更大規模的上升趨勢,但這需要成交量增加並逆轉當前的看跌動能[1]。相反,若跌破114K美元——尤其是測試111K美元關口時——可能引發價格連鎖下跌至103K甚至100K美元[3]。鏈上數據進一步加劇緊張:近期巨鯨拋售24,000枚BTC,引發閃崩及9.4億美元的清算[4],暴露出槓桿頭寸的脆弱性。
情緒轉變:恐懼與機構信心的較量
Crypto Fear & Greed Index目前為51(中性),反映市場在恐慌與謹慎樂觀之間搖擺[3]。散戶明顯受到驚嚇:ETF資金流出及美聯儲延遲降息,導致該指數跌至數週低點[4]。與此同時,機構動向則呈現不同景象。自三月以來,巨鯨錢包已累積超過225,320枚BTC,Bitcoin期貨未平倉合約激增至820億美元,顯示需求回升[4]。
衍生品市場亦顯示出看跌傾向,空單佔比高於多單(51.75%對48.25%)[3]。但這並非極端失衡——歷史數據顯示,當比率低於0.7時,往往會迎來20–35%的反彈[4]。目前水準更像是市場正常化階段,而非崩潰。此外,特朗普政府將Bitcoin納入ERISA計劃,以及美聯儲轉向鴿派,未來幾週或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5]。
策略展望:耐心與精準
對多頭而言,關鍵在於觀察Bitcoin能否守住114K美元而不跌破。若RSI出現看漲背離或成交量突破118K美元,將驗證築底論點[1]。對空頭來說,若價格持續收於111K美元以下,則預示更深層的修正。鑑於市場波動,投資者應設置止損單並避免過度槓桿操作[1]。
更廣泛的加密貨幣市場中,Ethereum與Solana本週下跌9%[3],凸顯謹慎的重要性。然而,Bitcoin的長期基本面——受機構採用及宏觀經濟利好推動——依然穩固。若114K美元關口守住,對於有多月期投資視野者而言,這或許是一次買入機會。
來源:
[1] Bitcoin News Today: Bitcoin Traders Eye $114K Support as ..., [2] Bitcoin slips, holds $111500 as key support amid investor caution [3] BTC Perpetual Futures: Crucial Long/Short Ratios Revealed [4] LIVE: Bitcoin faces drastic decline, dips below $109K [5] Bitcoin's Derivatives Market Signals Institutional Rebound ...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Bitget Wallet 月活躍用戶突破 1200 萬,8 月全球下載量位列錢包第一
全球領先的 Web3 錢包 Bitget Wallet 於今年 8 月達成一個重要里程碑,月活躍用戶(MAU)超過 1,200 萬。同時,根據蘋果應用商店及安卓 Google 應用商店的數據,其 App 下載量達到 200 萬,在全球 Web3 錢包中排名第一。


比特幣突破115,000美元,期權到期推動價格上漲
Bitcoin突破115,000美元,市場樂觀情緒高漲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