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突破了100,000美元大關,Ether也不久前創下了新高。
華爾街全面進場,etf正將數十億美元湧入數位黃金與白銀,企業也像搶購熱門新股一樣,將btc和eth大量納入資產庫存。
這些都是今年以來的主要事件。聽起來像是加密貨幣的高光時刻,對吧?其實不然。
令人意外的是,JPMorgan最新的實習生調查顯示,未來的金融精英們呢?
他們只是坐在那裡觀望,並沒有真正跟風入場。
沒興趣?
來自北美和歐洲的650多名充滿理想的暑期實習生被問及對加密貨幣的看法。結果呢?只有18%的人持有或使用加密貨幣。
這比去年的13%略有上升,沒錯,但說實話,這遠稱不上熱潮。超過一半,準確來說是55%,甚至從未考慮過加密貨幣。
當然,這一比例已從去年的63%下降,所以隧道盡頭還是有一絲曙光,但大多數人不感興趣?這才是真實情況。
自2024年1月以來,加密貨幣市場氣勢如虹,11支現貨bitcoin etf吸引了數百億美元資金。
ether etf呢?又有124億美元進場。大資金,對吧?企業把這些資產加入資產負債表,就像是在買下一波咖啡股。
但這些年輕的金融從業者——被寄予厚望將塑造華爾街未來的人——卻還沒完全買單。他們謹慎、懷疑。
未來科技
調查還問了其他話題,比如人工智慧。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JPMorgan的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美國實習生(96%)和歐洲實習生(91%)每天都在使用ai工具,並稱讚這些工具能節省時間、讓生活更輕鬆。
但別急著鼓掌,88%的人也擔心ai的準確性。這些新手的疑慮,正好呼應了業界對ai可靠性的擔憂。
不過,無法否認的是,ai已成為科技巨頭押注的明星,2025年將從他們口袋裡吸走超過五千億美元。他們押寶ai,而不是區塊鏈程式碼。
主角與配角
那麼,這裡的寓意是什麼?加密貨幣雖然價格屢創新高,機構資金大舉進場,但仍然扮演著「黑馬」角色,「我們還很早」的口號在2025年依然響亮。
現在看來,ai搶盡風頭,贏得了人心與財報,讓加密貨幣在實習生圈子裡顯得像是昨日黃花。
區塊鏈成了安靜又不確定的配角,而ai則是主角。儘管bitcoin正攀上傳奇高點,年輕金融人謹慎的沉默才是真正的故事。

Cryptocurrency and Web3 expert, founder of Kriptoworld
LinkedIn | X (Twitter) | More articles
憑藉多年區塊鏈領域的報導經驗,András針對DeFi、資產代幣化、altcoin以及影響數位經濟的加密監管,帶來深入的分析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