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家上訴法院於週五裁定,唐納德·特朗普的大部分關稅違反法律,削弱了這位共和黨總統貿易策略中的關鍵部分。該小組將關稅維持至10月14日,以便政府可以向美國最高法院申請覆核。
裁決公布後不久,特朗普在Truthsocial上發文表示,關稅仍然有效,並誓言儘管有此裁決也會堅持維持關稅。
他認為上訴法院的裁決是錯誤的,並預測最高法院最終會支持他的政府。他警告稱,取消關稅將損害美國經濟,並表示這些關稅是為了應對巨大的貿易逆差以及他所稱的不公平外國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所必需的。
他表示,這些措施保護了美國製造商、農民和其他工人。
關稅一直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外交政策的核心。他利用關稅向貿易夥伴施壓,並尋求對進口美國的商品重新談判條件。這些措施為華盛頓爭取到經濟讓步的籌碼,同時也加劇了市場波動。
法院稱緊急法案不包括關稅權力
法院在其意見書中表示,政府所依據的緊急法案並未授予徵稅權力。
「該法案賦予總統在宣布國家緊急狀態時採取多項行動的重大權力,但這些行動中沒有明確包括徵收關稅、稅賦或類似措施的權力,也沒有徵稅的權力,」法院根據Reuters所述寫道。
此案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裁決。該小組審查了特朗普在四月宣布的所謂「對等」關稅的合法性,這是其貿易戰的一部分,以及二月針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另一輪關稅。
該裁決並未涉及根據其他法律頒布的措施,包括政府對鋼鐵和鋁進口的關稅。
特朗普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IEEPA)為兩輪及更新的關稅辯護,該法允許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下應對「異常且非同尋常」的威脅。
法官們認為,國會在通過該法時並未授予關稅權力。
「國會在制定IEEPA時,似乎不太可能偏離以往做法,並賦予總統無限制徵收關稅的權力,」意見書寫道。「該法案既未提及關稅(或其同義詞),也沒有包含明確限制總統徵收關稅權力的程序保障。」
該法於1977年通過,過去主要用於實施制裁或凍結資產,而非設定邊境稅。特朗普是首位援引IEEPA徵收關稅的總統,他表示這些措施是因貿易失衡、美國工業實力下降以及毒品跨境流動所需。
司法部辯稱緊急權力允許貿易限制
司法部在法庭上辯稱,IEEPA的緊急權力包括「規範」進口或完全禁止進口的能力,因此允許徵收關稅。
特朗普於四月宣布國家緊急狀態,理由是數十年來的貿易逆差,並認為持續的逆差削弱了美國製造業和軍事備戰能力。
他表示,二月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是合理的,因為這些國家政府未能有效遏制非法芬太尼流入美國,這一說法已被三國否認。
上訴法院同時裁決了兩起案件。一宗由五家美國小企業提出,另一宗由12個民主黨主導的州提出。兩者均質疑IEEPA用於徵收關稅的合法性。他們表示,憲法賦予國會而非總統徵稅和徵收關稅的權力,任何權力的轉移都必須明確且有限。
華盛頓的另一家聯邦法院也裁定IEEPA不授權特朗普徵收關稅,政府已對該裁決提出上訴。
總計,至少有八起針對政府關稅計劃的訴訟被提起,包括加利福尼亞州提出的一宗。
最聰明的加密貨幣人士已經訂閱了我們的通訊。想加入嗎?立即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