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閃崩、資金在鏈上尋找出路,一文看清合約 DEX 收益大戰
市場閃崩暴露加密產業中心化隱患,DEX 迎來發展機會。
這次最大規模的清算風暴,190 億美元的槓桿押注在上週五晚間「一鋪清袋」,其中絕大部分交易量卻僅來自三家中心化交易平台。這暴露了一個持續的隱患:產業還是太過中心化了,權力和風險仍高度集中在少數幾個巨頭手中。這不僅是一場數字的清算,更是一場對加密產業核心原則的嚴峻拷問。而這也是 DEX 的黃金時刻,在這場混亂的戰局中,Hyperliquid 高調宣稱自己是「全金融之家」(The House of All Finance),這一定位也確實是他們的建設方向。而 Grvt 也公開提出了自己的長期願景——「成為收益最高的交易所」,在永續合約 DEX 賽道中佔據了一個極具策略性的細分位置,這也是目前尚無其他平台聚焦的方向。
DEX 概覽
截至 2025 年 10 月 15 日,以下是幾家主要永續合約 DEX 的基礎費率及相關收益功能比較:

目前來看,Hyperliquid 擁有最多的永續合約交易對,而 Grvt 的合約數量最少。
不過在 Maker 費用(即限價單掛單費用)方面,Grvt 反而壓過了競爭對手。它甚至對 Maker 交易量收取負費率——意味著交易者在下限價單時不僅能獲得空投獎勵,還能賺取 USDT 實際收益。
相比之下,儘管 Grvt 的 Taker 費(市價單)是最高的,但在刷積分(points farming)過程中,這一部分反而更有價值,因為它直接影響到未來的 Grvt 空投獎勵。
在帳戶餘額收益(Yield on Balance)方面,Grvt 和 Aster 最為突出:
· Grvt 為用戶的 USDT 交易帳戶提供 10% 的年化收益率(FAPY),則以用戶的收益(3.p餘額提供 3% 年化收益率,收益以 USDF 支付。
在 持倉保證金收益(Yield on Margin)方面,Grvt 和 Aster 同樣領先:
· Grvt 無論用戶的 USDT 是閒置在帳戶中還是被用作持倉保證金,都能享受 10% APY;
· Aster 則在用戶將 USDF 用作保證金時,額外獎勵 3.2% APY,累計達到 6.2% APYPY。
在 投資金庫(Investment Vault)上,除 Aster 和 EdgeX 外,其餘平台均允許用戶投資交易所內部金庫,從而在交易之外賺取潛在回報。而除了 Aster 外,其他平台基本上都配有 LP(流動性提供)金庫。
如何在這些 DEX 上賺取收益(除交易與空投外)?
從上表可以看出,Grvt 是目前唯一在永續合約 DEX 內提供多重收益路徑的平台,不僅限於交易或積分礦(pointsfarming)。
雖然 Aster 也以其獨特的帳戶餘額與保證金收益機制脫穎而出,但在最常見的投資金庫和 LP 金庫方面,仍不及競爭對手。
總結
憑藉執行限價單可賺取負費率獎勵、帳戶與持倉均提供最高年化收益,Grvt 正一步步兌現其「收益最高交易平台」的願景。隨著永續合約 DEX 競爭白熱化,未來我們或許將見證更多創新的產品形態與效益結構。去中心化永續合約的未來,正變得癒發值得期待。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 BlockBeats 觀點。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積分「狗都不玩」的當下,項目方應如何制定空投標準?
文章指出,現在大多數加密項目的積分空投計劃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積分”這個概念本身有錯,而是因為其設計方式存在根本性缺陷。這些計劃通常獎勵淺薄的、可被機器人輕易刷量的行為(如交易量、交易筆數),吸引來的只是獎勵枯竭後便會立即離開的“雇傭兵”,無法培養出真正的、有黏性的用戶。

Base 聯創再談發幣,此時 Zora 上線直播功能預示著什麼?
文章指出,隨著 Coinbase 旗下 L2 網絡 Base 即將發行原生代幣的預期升溫(預計在 2025 年 Q4),作為其生態系統內的頭部應用,Zora 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投資者將 Zora 視為博取 Base 代幣空投的關鍵路徑,其近期的強勁表現和戰略動向進一步強化了這一預期。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