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App
交易“智”变
行情交易合约BOT理财跟单Web3
【英文长推】加密行业的误诊与回归:该回到「钱」的初心

【英文长推】加密行业的误诊与回归:该回到「钱」的初心

ChainFeedsChainFeeds2025/05/05 18:27
作者:Zeus Ω (3, 3)

Chainfeeds 导读:

过于强调基础设施创新,往往会忽视真正实现「金融主权」所需的货币基础。这种偏差将会导致技术成就与可持续价值创造之间出现脱节。

文章来源:

https://x.com/ohmzeus/status/1919119965858521100

文章作者:

Zeus Ω (3, 3)

观点:

Zeus Ω (3, 3):加密叙事经历了多个阶段,但一个始终存在的主题是:承诺打造超越金融领域的革命性应用。智能合约平台将自己定位为「新数字经济」的基础,价值将从应用层流回基础设施。这一叙事在「胖协议(Fat Protocol)理论」提出后进一步强化 —— 不同于互联网的 TCP/IP 协议几乎未能捕获价值、而 Facebook 和 Google 等应用公司赚取数十亿美金,区块链协议本身将积累大部分价值。这塑造了一种特定的心智模型:公链的价值来自于它能启用多样化应用,就像苹果的 App Store 或微软 Windows 通过第三方软件创造价值一样。但问题的根源在于:加密行业试图将金融化强加于那些本不需要、也不适合被金融化的领域。 不同于互联网数字化了人类本来就想做的事情(电商、通讯、娱乐),加密行业试图把金融机制引入原本不需要金融机制的活动中。 他们假设从社交媒体到游戏、到身份管理,都能因上链和金融化受益。现实却并非如此:社交类应用引入代币后,未能实现主流 adoption,用户参与大多因领币而非用产品。 游戏类应用遭到传统玩家群体强烈抵制,他们认为金融化 破坏了而非增强了游戏体验身份和声誉系统引入 token 经济后,未能展示比传统方法更有说服力的优势 加密讨论中一个常被忽视的区别是:区块链技术 ≠ 信任最小化(trustlessness)。信任最小化是有成本的 —— 效率、复杂性、资源消耗。只有在特定场景下,这个成本才合理。比如:迪拜用区块链记录不动产,主要为了提高效率和透明度,而不是为了去信任。土地部门依然是可信第三方,只是用区块链替代 Excel。这个区别非常关键,因为它揭示了系统价值实际来源于哪里。现实中,只有少数领域真正需要去信任。从不动产到身份验证、供应链管理,大多数活动本质上都依赖可信机构做现实世界的背书。用区块链做账本≠摆脱信任,只是换了技术。【原文为英文】

内容来源

【英文长推】加密行业的误诊与回归:该回到「钱」的初心 image 0

0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PoolX:锁仓获得新代币空投
不要错过热门新币,且APR 高达 10%+
立即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