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晨上太空?币圈营销鬼才再下一盘大棋

孙宇晨上太空?币圈营销鬼才再下一盘大棋

BitpushBitpush2025/08/04 04:15
作者:BitpushNews

“还我血汗钱!”——在 孙宇晨 晒出飞行前最后一条社交媒体时,这句评论被顶到了前列。而他,正带着“全网的讨论”,升空了。

孙宇晨上太空?币圈营销鬼才再下一盘大棋 image 0

2025年8月3日,孙宇晨搭乘蓝色起源(Blue Origin)NS-34任务,完成其人生首次太空之旅。伴随此次飞行,他成为“最年轻的华人商业宇航员”之一,并宣称将一枚装满网友愿望的U盘带入近地轨道。

对许多人来说,这是梦想的彼岸;对孙宇晨而言,却更像是一场华丽的“叙事闭环”。

从链上帝国到纳斯达克:一个币圈玩家的现实剧本

在加密行业,孙宇晨的名字从来不是中性词。他是 TRON 波场的创始人,是稳定币 USDT 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者之一,也是早期最擅长“做局”的人之一。

2017年,他以“去中心化的以太坊替代方案”之名推出 TRON。项目早期一度因白皮书涉嫌抄袭、技术空转等问题饱受诟病,但几年后却悄然建成完整生态。截至目前:

• TRON 链上地址数突破 3.2 亿;

• 超过 816 亿枚 USDT 运行在 TRON 网络上,占据全球稳定币流通的 60% 以上;

• DeFi 总锁仓量超过 246 亿美元;

• 与以太坊、BNB Chain、Solana 共同组成全球稳定币清算核心网络。

孙宇晨上太空?币圈营销鬼才再下一盘大棋 image 1

2025年初,他更通过旗下资本平台 Dominari 完成反向并购,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并将 TRX 纳入上市公司战略储备资产。这套操作,堪称复制了 MicroStrategy 之于比特币的路径,进一步巩固了 TRON 在全球加密金融中的地位。

但也正是这些操作,让他始终站在质疑与崇拜的边界之间。

“争议制造机”如何炼成?

孙宇晨之所以成为币圈现象级人物,不只是因为技术或资本实力,而在于他对流量机制的精准掌握。

• 2019 年,他以 457 万美元拍下“巴菲特午餐”,随后“放鸽子”;

• 2024 年,他以 620 万美元拍下“墙上的香蕉”艺术品并当众吃掉,只说了句:“比普通香蕉甜”;

• 同年,他花 1790 万美元购买“特朗普币”,作为持仓第一名参加晚宴并获特朗普赠送大金表;

• 多次发起“空投”与模因币计划,用争议与叙事建立庞大的社群外壳。

在他这里,资本是一种手段,事件是一种资产,争议则是一种可持续运营的资源。

就像他自己曾说的:“我不怕被误解,被误解才有传播力。”

监管转向:不是逃离,而是上场

在NFT退潮、投资者信心疲软的背景下,美国监管也经历了戏剧性转向。2023年,孙宇晨曾因涉嫌欺诈与市场操纵被 SEC 起诉,一度面临高达 25 年刑期的讨论。

但2025年2月,随着特朗普政府重新上台,SEC 暂停了对其所有诉讼,并对 Coinbase、Kraken、Ripple 等公司的案件陆续“放水”或撤销,正式宣告监管路径进入宽松阶段。

孙宇晨也正是在这场“从高压到纵容”的转折节点,推进了上市、重启公关、参与特朗普政治资本网络的连环操作。他不是在逃离监管,而是在精准利用监管变化重新登上主舞台。

孙宇晨上太空?币圈营销鬼才再下一盘大棋 image 2

他的“飞行”行为,某种程度上,更像是在一场逐渐松动的制度中,抢占未来话语权的“物理升空”。

王纯:另一种太空叙事的对照组

今年早些时候,另一位中国加密创业者、前 F2Pool 联合创始人王纯(Wang Chun)也完成了太空飞行。他曾是Stake.Fish的创始人。2025 年初,他悄然参加了一次由 SpaceX 承载的平民轨道任务,完成全程但几乎未对外宣传。这趟飞行就像他的技术风格一样——克制、极简、避开焦点。

孙宇晨上太空?币圈营销鬼才再下一盘大棋 image 3

孙宇晨与王纯,同为华人、同为加密创业者、同年进入太空,却展现了完全不同的风格与策略。一个像是在导演剧集,一个更像是在完成某种内在旅程。

这并不是关于谁更优秀的问题,而是两种“时代语法”的对照:一个以表演撬动话语权,另一个选择退出喧哗。

是梦想家,还是表演者?

孙宇晨的太空飞行,也许真的完成了他个人的一个梦想。但对旁观者而言,它更像一场完美策划的“现实剧集”。

他用一次升空,把自己重新置于聚光灯下。这不仅是对技术或信仰的回应,更是一次精妙的“叙事再锚定”操作。

评论区不会升空,质疑不会消失,那句“还我血汗钱”的留言依旧钉在他每一次高光的下面,像一面镜子,反射出他光环背后难以忽视的社会情绪。

或许我们该问的不是他“值不值得”,而是——

Don’t blame the player, hate the game.

不要责怪玩家,而要看清游戏。

如果没有孙宇晨,也许还会有“××晨”……继续利用规则的空隙、博取关注与资本、在聚光灯与争议中重塑自己的人生轨道。他们并不是系统的异类,而是系统逻辑的产物。

写在最后

今天,孙宇晨飞上了太空。

他再次证明了:在这个时代,流量、符号和故事,可以比技术本身更有穿透力。他究竟是一个梦想家、话术家,还是叙事炼金术士?答案可能无关紧要。

更重要的问题或许是:我们为何如此容易为这样的故事买单?


0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PoolX:锁仓获得新代币空投
不要错过热门新币,且APR 高达 10%+
立即参与!

你也可能喜欢

雕像沉湖,到底谁在抹去中本聪?

「消失的中本聪」雕像消失了,这是一个隐喻性的讽刺。

ForesightNews 速递2025/08/04 06:25
雕像沉湖,到底谁在抹去中本聪?

基于 TBC 高性能公链的下一代账本——重塑企业信任基石:UTXO 模型与链上记账法的融合革新

基于 TBC 高性能公链的下一代账本架构​​

ForesightNews2025/08/04 05:01
基于 TBC 高性能公链的下一代账本——重塑企业信任基石:UTXO 模型与链上记账法的融合革新

加密世界的奥古斯塔:RWA 代币为何选择「精英模式」?

金融排他性的历史通常是关于通过排斥来维护特权的故事。

Block unicorn2025/08/04 01:12
加密世界的奥古斯塔:RWA 代币为何选择「精英模式」?

SEC 决定拯救自己,圈一片野草疯长

大萧条制造了 SEC,加密货币终结了 SEC。

佐爷歪脖山2025/08/03 23:39
SEC 决定拯救自己,圈一片野草疯长